中国创新教育交流会杂感
by
2019年8月14日民国老课本的工作坊很棒。首先邓先生说的民国即春秋很触动我。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我最喜欢的一个时期。那种金戈铁马的铿锵之气,民族青年期的朝气,门客的故事等等,都让人向往。齐国的重商,自由市场,与百家争鸣,也是开创我们民族的重要源泉。民国的大师们我也很喜欢。但是说民国即春秋我以前倒是没有意识到。我以前还只是想过拿民国的大师和苏轼李白之类的比较。也一直感觉民国的大师们,不光说那些2,30年代成长起来的物理数学家们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那些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们也是到了可以和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师们比肩的程度。
看邓先生展示的这些民国课本,都是民国大师们的作品。虽然是为孩子们写的,但一样可以通过这样的小作品看到大师们的精神世界,大师们的情怀。每个课文,一个简单的插画,寥寥数笔,却非常传神充满了意境。一段简单的文字,却充满了风趣与灵气。
教育领域一个大家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该不该让孩子去看成人的作品还是孩子只能看专门给孩子写的书或者教育内容。相关的问题是应不应该专门为孩子创作作品,还是孩子就看成人的经典作品就可以了?记得瑟谷学校的做法,是不限制孩子看大人的书的,只是把孩子们的书放在书架上比较低的位置,让他们容易够到而已。
我个人以为,对于孩子们来说:
最好的是大师们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作品;
其次是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虽然不是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但是孩子看这样的作品即使不能完全看懂或者看不懂多少,也能够从其中吸收到一些美的元素,感受到一些大师们生命的力量,这就是最初的启蒙。这可能有点像佛祖说法,说佛经可能很多人看不懂的,但就是每天读读都会对自己有好处,慢慢的能够吸收到一些,领悟到一些。
其他可能非大师创作,但是很多富有情趣和才艺的普通人也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出来,也是不错的。怕的是庸人们以“教育”的目的创作的无趣无味的庸俗的作品,传递的只能是他们自己无趣无味庸俗的世界观。另外也有很多人自己的生活是追求一些趣味的,但是在给孩子们创作课程的时候就变得很无趣,在他们的概念里教育如果不是一板正经进行的不带上大量的刻苦练习仿佛就不是教育一样,仿佛一定要像苦药丸一样吞下去的才是知识。类似这类的作品是最糟糕的。
所以,好的作品,应该是学习或教育中非常核心的元素。并且欣赏好的作品,对于个人来说,多大年纪开始看都不嫌晚。这个作品,也包括了好的有深度的新闻作品,促进人思考的书等等。不要满足于肤浅表面的作品。西方的小说和电影往往关注人性,对人性的剖析和把握非常好,是非常好的适合人文学习的作品。曾经远程教过进城务工青年群体,发现他们平时也看书,但看的大多是言情小说类的书。估计是工厂的工作太过辛苦,看这些书的目的更多的是完全的放松。但我想如果养成好的习惯,看一看能够促进自己思考的书,作为一种调剂也是可以尝试的,毕竟这个人群是非常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我在这以前看过民国的老课本,非常喜欢。但这次可能看得更加仔细,慢慢的看,我突然能够回忆起我小学时就是特别喜欢看课本里的插图,会专门一幅一幅的看那些插图,以及看那些比较好玩的故事。虽然小孩的世界小,但可以说年龄越小的时候,吸收的东西就越是根本的东西。说到这里,我想简单谈一下我对人成长各个阶段的成长需求。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越“原始”(一下找不到更合适的词)的东西会更感兴趣,或者说这是对他们来说最“新鲜”的或者能够“感受”到的。比如颜色,声音,形状等等。
另外小孩看动画片,玩make-believe角色扮演游戏,其实也是潜意识里对他们未来的世界做准备。
动画片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小孩对这些方面的需求,而不需要关注太多他们那个时期无法关注的东西,所以大人们看的电影电视很难吸引他们,太复杂了,要关注的东西太多了。动画片就简单多了。小说太复杂了,但是make-believe games就简单多了,自己扮演角色,想象自己是警察,是医生等等,其实都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预演自己的未来。这些应该是生物本能的东西。
年纪大一些后,进入初中年龄阶段后(12岁以后吧),动画片那种对世界的了解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这时能够满足他们对成人世界了解的东西是什么?小说,报纸,社科书籍,社会实践,打零工,远游等等。当然对于艺术方面可以继续去追求,尤其是已经感受到强烈兴趣的,去积累更多的经验,扩宽自己的视野。但对所有人来说,了解人类社会这样的人文方面的学习都是人生幸福不可或缺的。
不过现代教育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学生处在初中年龄阶段后,不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他们本应该去完成的成长,而必须在学校这个封闭的环境里无止境的“学习”。本来在那个年龄阶段已经自然萌生出来的问题,因为不能去及时的追逐,慢慢的就深埋了起来,并且因为长时间不用关心这些问题似乎也能够“正常”的生活,就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失去了不断学习去把握社会的能力,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只能到流水线上去谋生。这本来也是现代教育设计的目的。
以前写过的文章,可以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另外几个场讲打游戏和桌游的,都主要是学生在分享,讲的都非常好。尤其学生说对现在的学生来讲,游戏或者手机就是他们的社交方式,如果不玩游戏或手机他们都无法与周边的小孩交流。我想如果现实是这样的情况,你只能引导不能堵的。其实不把眼睛看坏,把身体搞坏,玩玩也不是大不了的事。而且玩真正好的作品,从中能学到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所以我觉得还是回到好的作品上来,尤其是大师的作品,或者是身边同学的作品。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接触游戏,这些游戏会吸引我。但吸引我的主要还是各种游戏新奇的想法和设计,其中的色彩和音乐。我对反复打一个游戏训练熟练度没有太大的兴趣,虽然能有一定的成就感,但是感觉太消耗时间。我小时候在郊区长大,在自然界玩得多,自然界给我的丰富性和兴奋感比这些游戏要强的多,而且我们那时要走比较远的路去另外一个单位的游戏机房打游戏,也不方便。所以游戏一直就是有新游戏就尝试一下体验一下的状况。大学里差不多所有同学都在打游戏,我也还是每种游戏玩一两遍就不玩了,偶尔看看他们打。我喜欢的是游戏里好的设计,但舍不得花太多时间在里面,现实社会好玩的多了。
我小时也看武侠。看武侠比打游戏开始的要晚几年,差不多中学才开始。大师的作品,如金庸古龙的,确实能够吸收到很多层面的东西。有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所谓的文化,我想金庸的小说对于华人文化里关于英雄或者更抽象的美的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但是更多的其他杂七杂八良莠不齐的武侠小说其实没有多少精神养料的,更多的是那种勾你瘾的东西。而我在初中阶段,似乎也逐渐的不像小学时候虽然上学但还能够基本保持自然的生长。这样中考结束后突然有三个月的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了。毕竟早先自然产生的种种兴趣都因为学校学习不能去探索,脑袋里产生的种种需要解答的问题,时间长了也就淡忘了,以至于突然碰到寒暑假有几个月空闲时间时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早已经不是孩童时期,可以继续去玩童年的那些东西了,兴趣本身也不在那了。这时候武侠小说就填充了进来。暑假三个月时间我都躲在被窝里看武侠小说,把眼睛看成高度近视,把身体看垮,上高中后就隔周一病,身高也再也没有长过。高中成绩的大起大落,都和中学阶段的生长的不能自然持续的完成有很大关系,消极抵抗情绪在暗暗的增长。直到大学里,才得到自由时间疯狂的弥补上这一阶段的成长。
听了一会儿OEC自然教育的演讲,感觉挺不错,其中的内容挺丰富。对于孩童来讲,本来就是接触了解自然的年纪,而自然本身的丰富性,又能够给予孩童其他任何东西(包括那些电子产品)都无法给予的丰富世界。这种丰富性,多样性,是对心灵的重要的滋养。而自然教育又融合了多方面的学习在其中,可以理解成一种兴趣导入的方式,通过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把他们导向很多领域的知识。
但我感觉这样的教育可能会很贵。在交流会的几天时间里,也碰到一些高知的家长来参加,很多家长自己也在做一些教育项目。我对这些家长和机构了解不多,大胆谈一下我粗浅的认识或猜测。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感觉这些家长有些像美国的虎妈(我这里用这个词完全没有贬义),为自己孩子的成长真的非常有勇气去做很多事情,包括自己去学习很多很挑战的东西,对教育也有很好的理解,在做很多有益的事情。在美国可能只有个别的亚裔的虎妈,在中国则是有一大群虎妈,可能还有虎爸。我感觉这群虎妈虎爸们形成了创新教育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可能说特殊还说小了,应该是一个很大并且很有影响力的群体。但是我总感觉他们做的事情,都是非常昂贵的事情,仿佛教育就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这是一个充满竞争力的群体。
但我理解的教育是不需要那么高的成本的。John Taylor Gatto说教育的成本是很低的。以我的设想,利用现有的社会条件,包括书店和互联网,采用我演讲里说的“生活中的学习”的方式,我觉得就是贫困山区的小孩也能获得很好的教育。以我的评判标准,恐怕不会比这些高知家庭努力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差。这些高知家庭的教育实践,家长们投入很大,花费很大,侧重于一些大家可能比较看得到的东西而忽视了不少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可能在最基本的地方反而损失不少。
如上面讲的,强制性学校里的孩子,在中学年龄阶段不能去完成本应该自然完成的成长。这些高知家庭的教育努力,如果仍然带有比较强的强制性成分的话,也有这样的弊端。很多时候人不能被塞的太满了,必须给他空间,留白,让生命有充足的时间去感悟感知。给他时间让他发发呆,是不可或缺的。人也需要一定的孤独的时间,不是什么时候都被驱赶着跟大家一起学习。没有孤独的时间,很难发展出自我的意识。而生命中心的观点,就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强的独立的生命中心,这就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感知自我。
所以我希望普通人不要被这些高知家庭的教育努力弄得更加焦虑。教育的成本是很低的。
学生演讲和沙龙环节可能是交流会最精彩的部分了。感动了我很多次。这里说一下安格的学生在回答自己想象的理想的学校是怎么样的时候,说自己理想的学校是帮助自己去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个说得太棒了。他让我想起来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个时候,我认为好的教育,不是一定要去教什么东西,而是孩子想要去做什么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小孩因为外部的条件无法做到。这个话说得有点绕。意思是帮助小孩去做到他想做的,但是如果你不帮助他也能做到的话就不要帮助,即使他自己会吃点苦头,多花点时间。但是只要他真的感兴趣,愿意投入时间,愿意吃苦,那就让他自己去做到。如果他可能因为外部的困难而放弃,就帮着一点,让他能够做到。要让他亲自去感受到成就感,感受到做这件事的快乐。
学生演讲里对先锋和安格学校的学生的发言印象很深刻。我口说我心的演讲,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自己的感受徐徐道来。对词语的选择,对节奏的把握都很好。没有一般学生演讲里那些一般大人们可能很看重的虚假的技巧,但用词很准,听着有点欣赏王小波或者马克吐温的用语的感觉。这些我猜可能不是专门的课堂培养出来的,估计是丰富的生活,充足的“玩”里自然出来的。
听了一小会儿讲批判性思维的工作坊。我并没有太仔细听,我只是边听边思考如果用生命中心的观点,如何去理解批判性思维。他说的从众等思维应该说有一定的动物的本能在那里的。我们知道很多动物,如鸟,会跟着周围的鸟移动,形成整体的运动的效果。人的从众,可能有这样的原因。但毕竟人的进化优势是基于大脑新皮层的。而大脑新皮层的最主要的功用就是知识建模。而知识建模是逐层进行的,所以你经常需要知道你现在在哪,你已经知道了多少,还有哪些不知道的。这些在我看来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跟知识建模有关系的。你需要在复杂生命系统里去感知各个生命中心,一层层的建立起自己对整体的理解。
后来补看了。这个纪录片主要是关于自我发现的。教育其实就是关于自我发现和自我表达或自我实现的。但是一般强制性学校毕业的学生,上到大学了,其实对于自己的兴趣和人生方向是一点都没有头绪的。所以看到纪录片里的学生在大学里花好几年的时间还是不知道自己该走什么方向,感觉很正常。对比我所了解的瑟谷的毕业生,他们中的多数,在他们从瑟谷毕业时(一般18岁),都已经比较清晰的知道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要做什么。毕竟他们在瑟谷学校有充分的时间来探索这个。瑟谷教育的根本,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里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去发现自我。那些高知家庭的教育努力,我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的孩子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相当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了。